来源:安徽省图书馆
6月17日,桐城桂林方宗亲理事会理事长方新伟一行向安徽省图书馆郑重捐赠第十二修《桐城桂林方氏家谱》共计8函88册。省图书馆副馆长高全红代表馆方接受了捐赠,向捐赠方颁发收藏证书。
桐城桂林方氏,始祖德益公宋末由休宁迁池口,元初徙居桐城之凤仪坊,始称“凤仪方氏”,继称“桂林方氏”。桂林方氏诗礼传家,文风昌炽,名家辈出,有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方以智、桐城派三祖之一方苞等等。
桂林方氏编修家谱迄今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六世祖方懋率族人首修宗谱,此后多次续修。至清同治十年,第十一次续修启动,方传理等人历经多年编纂刻印,谱成一百二十套,于光绪六年分发各房。十一修谱如今存世孤罕,见藏于安徽省图书馆,成为维系桂林方氏家族记忆的“文化基因库”。这份珍贵馆藏不仅为2016年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影印光绪六年刻本提供了核心底本,更为此次第十二修家谱的编纂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续修理事会以省图藏第十一修家谱为重要参照,精准溯源、接续谱系,确保第十二修家谱既延续家族历史脉络,又融入新时代的文化传承理念。
省图此次接收捐赠的十二修《桐城桂林方氏家谱》系合族之谱,编次八十卷,时间跨度长达140年,是研究桐城世家大族文化的可贵资料,更是安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谱成采用千字文序列稽核体系,自“日”字号始,于各套卷首编列。本次入藏省馆的谱领支号为“剑”字号,为学界增添了600年家族变迁的微观样本。
省图书馆兴馆百十年来,始终肩负着守护文化根脉、传承历史记忆的重要使命,致力于文献征集、保护修复与传播利用,其中谱牒文献收藏近1300部1万余册,谱籍以安徽为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2019年省图公开发布了“安徽家谱”全文数据库,共156种35万叶,今年又启动了平台的持续升级工作,让馆藏家谱资源“活起来”。未来省图仍将持续深化地方文献的挖掘、整理与推广工作,使珍贵文献资源突破时空限制,服务于学术研究、文化传承与公众教育。
